2025NF大会揭示中国NF1-PN疾病高负担,探索靶向药物的治疗路径
中国NF1-PN疾病负担严峻。Ⅰ型神经纤维瘤病(NF1) 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%[1],全球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/3000[2]。NF1患者可出现咖啡牛奶斑、神经纤维瘤、胶质瘤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,其中30~
中国NF1-PN疾病负担严峻。Ⅰ型神经纤维瘤病(NF1) 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%[1],全球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/3000[2]。NF1患者可出现咖啡牛奶斑、神经纤维瘤、胶质瘤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,其中30~
日前,由中国医院协会与中国罕见病联盟举办的2025年罕见病政策与准入国际交流会在京举行。数据显示,罕见病虽单病种发病率低,但全球已发现的种类超1万种,且近70%在儿童期发病,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。会上,中外专家就罕见病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、政策赋能罕见病
格隆汇10月15日丨中国生物制药(01177.HK)宣布,集团主导开发的国家1类新药TQ-B3234胶囊「选择性MEK1/2抑制剂」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(BTD),用于伴有症状、不能手术的神经纤维瘤病I型(NF
10月9日,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官网公示显示,正大天晴和首药控股联合申报的1类新药TQ-B3234胶囊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,拟治疗伴有症状、不能手术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(NF1)相关的成人丛状神经纤维瘤。公开资料显示,这是一款选择性MEK1/2抑
关于演讲人:Dr. Luca Bonfanti现任都灵大学兽医学系解剖学副教授。2010年,他加入卡瓦列里·奥托伦吉神经科学研究所(NICO),担任成人神经发生研究组首席研究员。在获得功能神经解剖学博士学位后,他曾在法国波尔多INSERM研究所从事两年博士后研
引言(腹膜后解剖概述) 腹膜后位于腹膜后壁与腹横筋膜之间,自膈肌向下延续至骨盆腹膜外间隙。传统分为前后肾旁间隙、肾周间隙与大血管间隙。前肾旁间隙界于腹膜后壁(前)与肾前筋膜(后),外侧为侧圆锥筋膜;包含胰十二指肠与结肠旁间隙。后肾旁位于肾后筋膜与腹横筋膜之间;
9月10日,FDA官网显示,阿斯利康的司美替尼(selumetinib)口服颗粒剂获批上市,可用于1岁及以上有症状且无法手术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(NF1)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(PN)儿科患者。并且,此前已经获批的口服胶囊剂的适用人群也从2岁及以上儿科患者同步扩大至
1型神经纤维瘤病(NF1)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,患者体内神经沿线常会出现肿瘤,而丛状神经纤维瘤就是该患者群体中常见的一种肿瘤类型。阿斯利康的Koselugo是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已被证实能够在无法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的情况下缩小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丛状神经纤维
手术治疗局限性日益凸显,NF1-PN的治疗将走向何方?引言[1]。30%~50%的NF1患者会出现丛状神经纤维瘤(PN),通常在患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,瘤体生长迅速,每年中位增长率为15.9%[2],可广泛累及多系统,导致疼痛、畸形、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。长